■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陈高畅 张枫凝
2023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围绕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总体定位,促进智能制造先行区、成北消费活力区、天府粮仓精品区加快呈现。农发行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支行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与发展,在推动“一心三区”建设中突显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全年投放贷款11.43亿元,截至目前贷款余额突破33亿元,为新都输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绘就“和美新都”新画卷。
深耕“一片田”
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新都区地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田亩千顷,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为当前乡村振兴主要目标。
该支行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根本职责和首要任务,把粮油信贷业务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职能作用,及时足额保障地方储备粮增储、轮换和政策性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该支行已累计投放地方储备粮油贷款8.4亿元,支持省级和区级粮油储备;累计投放地方调控粮油贷款0.74亿元助力区级政策性粮食收购,助力天府粮仓精品区建设,用实际行动擦亮“粮食银行”金字招牌。
描绘“一条带”
全力支持环城生态区修复
从成都市上空俯瞰,一条长约100公里的生态“绿肺”环卧在绕城高速及周边,这条绿色隔离带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耕地碎片化和农田系统受损等问题。
为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该支行加大对成都环城生态带生态修复的信贷支持力度,累计获批环城生态区修复项目3个,金额共计11.72亿元,已投放6.2亿元,助力生态修复与耕地复垦。经综合整治,原本碎片化、无序化的土地正在被改造成集中连片的良田,切实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亩均产出率,农业生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中有田、田中有城”的公园城市新形态逐步呈现。
守护“一座城”
全力支持城中村改造
随着新都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区域还存在“城中有村,村里有城”的情况,这些区域内农房形态陈旧、消防通道缺失,村民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自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以来,该支行第一时间成立城中村改造工作专班,与当地政府、项目公司保持密切对接,针对新都区辖内城中村现状,梳理5个城中村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随着新都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全面推动实施,该支行已陆续向5个项目投放首笔城中村专项借款,以政策性资金推动城中村改造项目落地落实,逐步实现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此外,该支行还聚焦当地存在薄弱领域短板的优质项目,稳步支持北一环路、蜀龙大道、区二医院、木兰卫生院、成北消费活力中心医院项目、天府动力新城安置房二期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助力新都区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