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临近春节,记者走进四川南充市高坪区川东北现代智慧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现场,旋挖钻机、装载机、挖掘机开足马力不停运转,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多亏了农发行南充市分行信贷资金的及时到位,我们冷链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了,目前最大的单体建筑——展示研发中心整体已完成封顶,预计2024年年底将全部完工。”在施工现场,川东北现代智慧冷链物流项目负责人魏冶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川东北地区冷链物流核心枢纽,成渝经济圈冷链产业高地,西部地区冷链产业标杆。
近年来,农发行南充市分行把支持南充冷链物流发展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累计获批贷款项目5个,金额24.85亿元。随着项目贷款的陆续到位,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冷链库容持续增大,有效补齐了南充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为南充土特产“保鲜”注入了强大的金融动能。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4.9万人,是四川省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粮食、生猪、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南充大力推进“全国有机农业示范片、国家优质商品粮供给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桑茶之乡、晚熟柑橘之乡、冬菜之乡”建设,一大批南充土特产圈粉走红,丰盈了市民菜篮子,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
随着南充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鲜电商发展迅速,冷链需求快速增长。而南充冷库容量相对较小,结构和分布也不合理,无法满足越来越庞大的冷链需求,因此,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成为南充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冷链物流行业贯通一二三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为加快农产品流通、畅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对于南充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讲,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更具有特殊意义。”农发行南充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支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我行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在工作中做到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指导,高效率申报,高频次协调,采取‘项目+龙头企业担保’‘项目+冷库出租’等多种模式,有效破解了项目贷款申报过程中抵押物不足、现金流量少的难题,确保了上报的冷链物流项目贷款高效落地。”
下一步,农发行南充市分行将持续加大对冷链物流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已获批贷款的投放进度,齐心协力打造起川东北地区冷链物流“航母”,继续帮助南充土特产走进千家万户,满足更多市民味蕾,并带动更多城乡百姓致富、共富。
(通讯员 冯晓英 邓婧 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