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文章正文

资金利率倒挂格局初现 增配信用债 银行其实也无奈

2018-09-13 07: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金嘉捷 ○编辑 陈羽

    利率下行叠加“宽信用”政策效应影响,8月信用债买盘增加。最新公布的上海清算所债券托管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托管余额分别上升417亿元、708亿元和1298亿元。商业银行和券商成为增持主力军,前者偏好短期信用债,后者则加仓中长期信用债。

    8月宽松的货币环境引导部分资金开始流向信用债,一系列“宽信用”措施也提升了市场信心。不过,目前来看,机构的风险偏好仍然较低,对信用债配置呈分化态势。

    大行“开闸”增配信用债

    观望已久的银行配置力量,在8月开始逐步发力信用债。上清所数据显示,8月份商业银行增持短融295亿元至767.45亿元,达到近20个月以来的最高仓位。其中,国有大行为增持主力军,8月末持有量达362.9亿元,为近27个月以来的最高仓位。

    “现在回购利率低,回购市场的钱融不出去,即便融出了收益也不高。相比之下,信用债尤其是短融、超短融成为可以考虑的品种,也借此机会调整短端资金配置结构。”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场部债券交易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8月份,资金利率倒挂格局初现,货币市场利率一度低于政策利率,创下2016年以来新低。在宽利率环境下,“从配置交易角度来看,信用债是差中选优的结果。”一家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债券交易处人士告诉记者,近期有增持信用债,但量不是很大。

    除了“宽货币”环境的倒逼,“宽信用”措施陆续出台,也对机构加仓产生催化作用。7月份,人民银行窗口指导部分银行,将额外给予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

    “我们也收到了相关配置指导,任务量当月基本完成。不过,这不是决定银行配置的主导因素,因为人民银行是对资产负债部门进行窗口指导,再由资产负债部对金融市场部指导,进行银行内部的资金调配,仍需要满足其他考核指标。这会起到信心提升作用,但很难通过这个来扭转整个市场。”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

    从资金端来看,“理财细则的相对松口,引发银行存量资金进行回补配置。”上述国有行人士表示,除了对存量信用债到期续作,新增资金量也开始增持一些信用债,这成为8月增持的原因之一。

    券商也在8月份大幅加仓信用债。相对于银行较为保守增配短期信用债,风格更为激进的券商主要买入期限更长的中票,当月增持额达到181亿元,超过国有行的增持量。

    风险偏好仍较低

    不过,信用债买盘开始入场并不意味着整体风险偏好抬升。兴业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黄伟平认为,大行增持信用债或从侧面反映出其风险偏好仍较低。虽然商业银行被多次要求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并增加信用债配置,但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仍对加大信贷投放保持审慎的态度,增配信用债,尤其是短融和超短融,对其而言是收益风险比更高的选择。

    上述国有行人士表示,下半年可以看信用资质和价格时点择机买入,但依然只买AAA的高资质债。

    融资端仍未完全回暖,8月份仍有较大规模信用债取消发行,也表明机构的风险偏好仍然较低。“现在对市场看法还是比较中性。近期信用债配置仍会集中在短端,三到五年的信用债要考虑更多周期因素、基本面变化等。相对于信用债,利率债仍是更优选择,当前交易策略仍以防御为主。”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 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 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