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2019穗港澳金融合作推介会成功举办

2019-01-14 21:2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林娉莹

    本报见习记者 林娉莹

    1月14日,2019穗港澳金融合作推介会在香港金融大会堂顺利举办。本次推介会是由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市金融工作局指导,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广州金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主办,越秀集团、广州金控、广州开发区金控、广州金融业协会、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香港中国并购公会、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澳门国际银行、澳门保险公会、澳门保险中介行业协会作为支持单位,来自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有关政府部门,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城市协会、机构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境内外金融界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近200人参加了推介会。与会领导嘉宾纷纷表示,通过深入交流与探讨,进一步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交流合作,优化湾区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资源在湾区集聚,培育金融合作创新平台,推动广州金融业跨境合作交流,推进广州金融开放和国际化步伐,增强湾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助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融合发展,携手共建一流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2018年10月,习近平主席时隔六年再次到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广州市一直致力于构建业态丰富、结构合理、服务高效、运行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打造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心。下一步,广州将继续强化穗港澳金融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大湾区金融交流合作联盟;通过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金交会等金融交流合作平台功能,不断凝聚境内外高端交流合作要素;探索推进大湾区内绿色标准、资本、资金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晓军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是将改革全面推向深入和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目前,粤港澳金融合作在金融机构合作、跨境人民币业务、资本市场合作、跨境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化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建设;发展特色金融,构建协调发展的金融产业体系;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有序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就“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指数”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分析,深刻阐述了大湾区发展的总体定位、湾区各城市的错位发展及金融发展指数的理论基础。据介绍,该指数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和南方都市报社共同发起,将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广州基地、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南都金融研究所、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和广州金融业协会共同编制。李扬表示,湾区金融发展指数将建立金融深化指数、金融融合指数、金融环境指数、包容性金融指数、金融开放指数和金融创新指数等六大指标,持续跟踪国际大湾区建设经验及发展动向,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自身优势,观察分析湾区金融发展的新进展,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使金融更好地成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助力大湾区建设。

    广州市花都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蔡建在会上作了题为“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示范引领功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的主题推介。他指出,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获批以来,在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品服务、推动协调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特色经验,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未来将通过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和绿色金融标准,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和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互设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绿色金融合作,探索推动标准互认、市场互通,促进大湾区绿色金融加快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政府副区长黄凯旋在会上重点推介了广州国际金融城项目,将致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以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深入推进粤港澳金融多元化为目的,支持港澳地区机构参与广州国际金融城开发建设,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单一通行证”制度,支持开展QFLP、QDIE试点业务及离岸金融业务等,港澳金融机构可在金融城内享受多于城外的政策红利,将建设成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率先落地、国家自贸区政策复制推广、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态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合作平台。

    成果丰硕,积极拓展合作领域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广州紧抓国家重大机遇,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有序推进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广州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广州市金融工作局、金融机构分别与港澳有关政府部门、境内外金融机构及企业代表现场进行项目签约文本交换仪式,涉及绿色金融、绿色产业、金融人才、文化金融、环境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

    其中,广州市金融工作局与香港品质保证局签订关于推动绿色金融合作备忘录,共同构建有利于绿色产业对外链接的绿色金融平台,支持境内外企业投资和推行绿色项目以及设立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同时建立推动金融产业人才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机制,并以国际及国家标准为依据,提供绿色产业规范和专业评级服务,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与广州好莱坞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合作培育促进金融业发展,重点在文化金融领域探索创新,发挥双方在整合资源、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扩大引进外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广州打造成为文化金融高地。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分别签订合作备忘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互惠互利,在政策支持、信息支持、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加强金融交流合作。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与欧洲能源交易所签订合作协议,以推动中欧碳市场发展,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为目标,在绿色金融、产品研发、会员发展、能力建设、市场宣传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与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签订合作备忘录,在政策和项目层面、业务资源、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双方相互合作指导,共同努力促进中国绿色金融、低碳业务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在推介会上发起了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信息披露倡议,共有5家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现场参与倡议签约,有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应对环境与气候风险能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会上,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还发布了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实施方案及基于林业碳汇的生态补偿成果,在开展以国家和广东碳市场为基础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与香港、澳门地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林业碳汇与生态补偿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多渠道协同推进林业碳汇发展的新格局。

    建言献策,推进湾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的改革前沿阵地,推动湾区内绿色金融合作,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发挥在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金融“发动机”作用。会上,专家学者们深入交流探讨,献计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助理副总裁罗得恩发表了“绿色债券:全球趋势与中国市场发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未来香港市场可以在债券上市、债券交易、指数及相关产品发展三方面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绿色债券可按上市规则在交易所上市给专业投资者交易;设立绿色债券专属板块,加强上市债券的环境信息披露以满足发行人和投资者的需要;推动南向债券通,以满足内地投资者配置境外债券需求;交易平台间加强合作可催化香港场外及上市债券的交易;发展绿色债券指数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等新产品,以加强绿色债券的流动性及其风险管理。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天风国际证券副总裁袁骏在在题为“绿色金融发展的迫切性及粤港澳大湾区绿金合作探讨建议”的主旨演讲中提议,从绿色产业、金融服务、香港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他希望在建筑上使用低能耗资源、可再生能源,提高绿色能源使用率;做好绿色债券市场、绿色产业投资、绿色产业资产证券化、绿色信贷业务、绿色企业上市等方面的绿色金融服务。同时,香港正陆续出台系列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发展。

    推介会上还举办了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绿色金融合作创新发展”的圆桌讨论,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中国区主任张译戈、香港品质保证局学习及发展助理总监丁国滔、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北京首席代表姒元忠、越秀证券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罗剑等嘉宾从跨境绿色金融融资、推动绿色金融认证、发行绿色债券等方面共同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如何发挥三地各自的经验、特长,加以融合、发展、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合作创新发展,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生态环境,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